首页 新闻 文化 社区 腾冲旅游 视频 旅游 在线留言

经济新闻

旗下栏目: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社会新闻 创文创卫专栏 两学一做教育 寻找最美腾冲人 讲文明 树新风 公

荷花雨伞:种下“脱贫苗”,摘掉“贫困帽”

来源:腾冲新闻网通讯员 作者:腾冲报社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08
摘要:雨伞村位于腾冲市荷花镇,是一个汉、傣族杂居的村庄。辖7个村民小组、有565户、2024人。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深入,雨伞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37人,现已脱贫6户21人,尚未脱贫6户16人。另有1户吸毒致贫困户。贫困户的脱贫成了村党支部一班人工
    雨伞村位于腾冲市荷花镇,是一个汉、傣族杂居的村庄。辖7个村民小组、有565户、2024人。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深入,雨伞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37人,现已脱贫6户21人,尚未脱贫6户16人。另有1户吸毒致贫困户。贫困户的脱贫成了村党支部“一班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脱贫苗”安家小山村
    “农村美,农民富,关键看支部”,为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确保2019年全部脱贫,腾冲市选派了200多名“第一书记”到村驻村扶贫、加强党组织建设工作。选派到雨伞村的是市委宣传部干部彭安显。
    第一书记第一责任。到了雨伞村后,彭安显进村入户遍访了全村565户1000多人,进行贫情调查后,召开支委会、村民小组长会研究精准扶贫工作。怎么立足雨伞村气候温润、水源充沛、土地肥沃得天独厚的实际,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呢?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由于腾冲市重点项目“荷花湾”5A级景区的开发需要,雨伞村流转土地1000多亩,可用于发展产业的土地少。全村从事玉雕、石雕产业的人口1000余人,占了全村人口的一半。土地少,劳力紧缺,经过多方调研走访,彭安显决定带领乡亲们发展香椿套间作种植。从此,被乡亲们称为“脱贫苗”的香椿树在雨伞村扎下了根。
    “边角地”成金山银山
    通过调查落实,雨伞村房前屋后、田间地角、退耕还林可利用种植香椿面积50余亩。由于香椿树遮阴遮光少和采摘嫩芽的特点,雨伞村采取香椿与粮食作物间套作模式,在田间地埂和小麦、油菜、蚕豆、马铃薯等间套植香椿10余亩。在收获作物产量的同时,也能收获香椿芽,香椿树成材后还可作木材用或销售,达到钱粮双收。
  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家居环境整治。雨伞村结合产业扶贫,采用庭院经济香椿生产模式种植香椿10多亩。通过合理布局,综合开发,既丰富了庭院经济种类,又增加了经济效益,还产生了一定的生态效益。
  同时,采用退耕还林香椿栽植模式,建设生态和经济兼顾的香椿生产基地。发展香椿树种植园20亩,以生产香椿芽和培育用材林。林间种牧草等株型较小的作物,以发展畜牧业。或间套作小植株果树,增加经济收入。
    “脱贫苗”绽放“致富花”
    看着香椿苗一天天长大,萌发出红褐色的小芽,到年底将可以采收第一茬香椿苗。村主任、香椿合作社理事长尹明强心里乐开了花。他说,到年底,香椿种植户每户收入将增加600多元,户均每年可增加收入2000余元。香椿这棵“脱贫苗”在雨伞开成了“致富花”!
    谈到种植香椿带来的变化,尹主任说:一是改变了贫困户的致富观念,形成了积极建设家庭的氛围。现在,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有6户脱贫出列。二是香椿丰富了餐桌菜品,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三是香椿为“荷花湾”5A级景区几十家农家乐和民居旅馆提供了当地特色菜品,吸引了游客,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
    在雨伞村,小小的香椿苗,终于使乡亲们摘下“贫困帽”。[彭安显]
值班总编:申美玲
责任编辑:杨德芬(QQ287884073)
责任编辑:腾冲报社

最火资讯

首页 | 新闻 | 文化 | 社区 | 腾冲旅游 | 视频 | 旅游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