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增强服务功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芒棒镇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乏力,芒棒镇党委积极引导社区围绕“四个一批”找准切入点聚力攻坚,着力培育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努力实现富民强村。 盘活资源壮大一批。部分社区有集体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校舍、厂房、仓库等各类房产和其他固定资产,镇党委积极指导社区采取租赁的方式盘活资源,挖掘存量资产价值。坪田社区是距离镇政府最远的一个社区,坪田小集镇为坪田、坪地社区群众提供了出售土特产、采购生活必需品的平台,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集镇面积已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坪田社区党总支部通过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积极申报项目,投资100万元扩建坪田小集镇并建成4间铺面进行出租,既改善了集镇的条件又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上营集镇是原上营乡政府所在地,不管是街子天还是空街天人流量都很大,上营社区在集镇中间拥有两间出租房,由于房子破旧租金便宜,资源的价值没能发挥出来,为发挥资源优势,社区“两委”研究决定投资30万元对原有低效出租房拆除重建,建成后每年能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红豆树社区积极盘活闲置办公用房、集体林地等资源对外出租,每年能获得3万余元的收入。 产业发展拉动壮大一批。近年来芒棒镇积极培育油茶产业,共发展红花油茶、白花油茶3万余亩,目前投产7000余亩,每年产量600余吨,由于芒棒镇没有油茶加工坊,群众主要出售油茶籽,不仅收益低而且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大,群众收入得不到保,建设一个油茶加工坊迫在眉睫。坪地社区村“两委”在充分了解群众需求后建成油茶加工坊一个,既保障了油茶种植农户的油茶销路问题,又能为村集体带来每年不少于5万元的收入。近几年为进一步转变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芒棒镇积极组织人大代表、镇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产业发展,拓宽了视野,坪田、坪地两个社区率先探索烟后豆发展模式并获得了成功,2018年种植面积突破4000亩,由于没有与蔬菜种植相配套的冻库,豆子只能当天采摘当天交售,主要靠潞江坝豆贩前来收购,市场不稳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烟后豆产业,镇党委指导坪田社区建设冻库一个,建成后每年能增加村集体经济5万元以上。城河社区依托辖区内群众有种植茶叶习惯、茶叶产量大的优势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设茶叶初制所一个,一方面激发群众管护茶叶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社区的村集体经济。 投资入股壮大一批。部分社区缺少资源,集体经济薄弱,镇党委积极牵线搭桥为社区协调资金入股企业获取资金占用费。大田坡社区、城河社区、坪田社区入股腾冲市水投公司,每年能获取一定的资金占用费;老桥头社区入股农家乐参与分红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土地流转壮大一批。芒棒镇外出经商、务工人员多,土地利用率低,以恒益公司云岭牛育肥基地落户芒棒为契机大力发展饲草饲料种植,红豆树、城河、曼乃、芒棒、张家村、马家村等社区通过流转土地种植饲草饲料增加收入;芒棒镇位于高黎贡山西麓,龙川江穿流而过,气候条件、土壤条件适宜种植中草药,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马场、郑山、赵营、大水塘等社区流转土地6000亩,引进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 每年每个社区能够获取劳务费3万元左右,还为群众增加了收入。 芒棒镇党委始终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用创新化解困难,用发展解决问题。指导社区多种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从根本上扭转了“等靠要”的思想,拓宽了谋生渠道,提升了自力更生的能力,增强了自予富足的信心,既解决社区无钱办事的困境,又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变输血为造血,走出了一条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创业有人带的乡村振兴路。 [马学语] 值班总编:申美玲 责任编辑:杨德芬(QQ287884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