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工作中,界头镇党政班子针对该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组织相关站所分别到28个社区进行实地调研,深入村寨和农户家中走访,了解村情、民情,多方面听取意见建议,在班子会上认真研究讨论,分析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的短板和困难,找到了人居环境攻坚克难的“金点子”。 宣传教育打头阵。紧扣主题教育,结合当前界头镇人居环境整治的问题,来一场“头脑风暴”。一是抓群众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网络、群众共商会、田埂会、板凳会、火塘会、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倡环保工作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清洁村庄、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带领学生清扫校园、街道、公路,到龙川江沿岸捡垃圾等公益活动,让学生成为广大农村的环保义务宣传员。二是抓干部学习教育,通过自学、集中学、主题党日、党课、宣讲等方式在党员干部职工中掀起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强化镇村干部“四个意识”,激发“领头雁”效应,确保做到乡村治理中“在状态、有激情、敢担当、出实效”。 示范带头增动力。一是点上示范,以顺河社区大寨、蔺家、山脚、田心4个村民小组作为美丽村庄示范点进行打造,拆除残垣断壁、废弃烤房,发挥好示范作用;二是线上引领,建立东川路、滨河路及进村道路养护清扫机制,安排资金聘请20—25名专职队伍定期打扫;三是面上开花,各社区选择1—2个村民小组作为试点,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以点带面、试点先行、全面铺开。动员群众投工投劳美化村庄道路,编制竹编垃圾筒等收集村庄垃圾,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自发整治村庄环境。 政府主导强保障。发挥政府部门主导作用,以责任倒逼行动,切实压实挂钩领导、村组干部的责任,要求挂钩领导到村带领村组干部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卫生环境整治方案,将环境卫生整治贯穿社区发展的始终。研究出台“以奖代补”政策,通过整合治理资金、盘活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空闲农房等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创新机制来突破。集镇卫生一直是界头环境整治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创新集镇运行机制才能实现突破。针对界头集镇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努力整合资源,将正在建设的新农贸市场与集镇老农贸市场交由企业管理经营,包括两污治理、美化亮化建设、秩序整顿、广场及公厕管理、村规民约的监督执行等均由公司负责,管理过程中所收取的垃圾污水治理费用、停车费、摊位费除保证公司基本运行外全部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指导大塘、桥头、永安等集镇社区,把集镇管理与村级壮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探索成立集镇管理服务公司,形成一套有效的集镇管理模式。 “四化”工程同推进。一是“绿化”行动,大力推进界头绿色村庄创建计划,推进腾泸路、滨河路、东川路沿线生态建设,进一步提升路域、村庄景观,村屯绿化率已突破93%。加大河道、水库水岸绿化面积,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栽花种树,绿化美化庭院。在路旁沟边、村庄周围、田间地头造林绿化,减少土壤裸露,真正实现绿化、美化目标。二是“净化”行动,根据村庄人口、垃圾产生量等,配足和建设封闭式垃圾桶(箱)、垃圾池、垃圾运输车等设施装备,每个村庄配备相应数量的垃圾收集点和垃圾清洁车,每个社区建立垃圾中转站、购置垃圾转运车;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基础上的“村收村运乡镇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做到定点收集、定时清运,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三是“美化亮化”行动,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通、农村饮用水、清洁村庄建设、文明村镇建设、农村改水改厕、农网改造等工程,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太阳能、沼气等设施建设,逐步提升农村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多形式、多角度、多措并举,切实推进界头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工作,建设美丽界头。[尹晓东] 编辑:杨德芬 审核:申美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