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腾越镇黄坡社区二组村民尹钰昌,男,汉族,今年已经98岁高龄。
1920年7月17日,尹钰昌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朴实善良,1955年参加工作,工作单位是县供销合作社,他在职时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得到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不管是同事、熟人找他办事,只要不是违反原则的,他都热心地帮助解决。他是1980年退休的,退休以后,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很好,精力也很充沛,应该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情心里才踏实,生活也才更有意义。想来想去老人觉得还是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情做起;从1981年开始,每逢遇到村里有什么公益性建设,他都积极支持,捐款或捐物,时时为家乡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001年以前,黄坡村原有3所小学,(黄坡小学、吴邑小学、大滚塘单小),由于村内人口较少,生员不足,而且三所学校的校舍都是危房,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2002年经村委会多次召开两委班子、村民代表会议决定,重新选址建校,实行三校合并;因当时国家财力有限,项目资金还存在困难,工程实施时,预算130余万元的工程,到位资金只有30多万元,学校建设举步维艰,建校筹备小组只好多方筹资,动员群众捐资,他二话没说,捐款1000元;1998年,他的大儿媳妇不幸患脑溢血离开人世,当时孩子幼小,他拿不出钱来给儿子抚养孩子, 2005年,他的二儿子到山上砍柴,不幸摔伤脊椎骨,成了残疾人,他也没能给儿子多少钱治病疗养。这一串的不幸遭遇,无疑给家庭带来极大的创伤,但并没有动摇老人尽力做好公益事业的决心,在这期间,他自己出资为村里的主要道路建设购买了十多方石头。
腾冲城附近的多数人也许还记得腾冲十二景之一的大洞温泉吧,到大洞温泉澡堂洗澡有十分舒适的感觉,这里水质清澈透明,温度宜人,浴后肌肤润滑清爽,没有一般地下热水的硫磺气臭味,是腾冲坝子人们最理想的天然澡堂;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澡堂洗过澡,并在游记中描写到:“岩石覆如累棋,其下凑三面,成一小孔,可容数人坐浴;其后倒覆之石,两崖下垂中划,如所谓试剑石。水从片石中淙冲下注,此温泉之源也;池孔之水俱不甚热,正可着体”。
自1980年起,在大洞温泉边,我们经常看到一位面容清瘦但身板却十分硬朗的老人,每星期都会到澡堂清洗浴池、打扫卫生、捡拾塑料袋、洗发露壳等垃圾;两三个月定期清除澡堂周围杂草一次,风雨无阻,三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做着这些最平常最琐碎的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事情。
2002年夏天,大洞温泉澡堂100多年的木架房屋因年久失修,轰然倒塌。那时,还没有太阳能热水器,一时间洞山、黄坡、玉璧、朝阳、沙坝数村的群众无法洗澡,村民们很不习惯;尹钰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原老洞山乡政府及八个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的支持下,由尹钰昌等几位老人发起倡议书,争取社会捐资,老人起早贪黑,走村入户筹措资金,经过三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合计收到捐款8000余元,重新建起了钢架房屋,解决了大洞温泉群众洗澡困难的问题。
2010年,九十岁的尹钰昌,由于年事已高,身体行动不便,才不得不放弃他最热衷的义务奉献行动,现在老人居住在家,已经不能走出家门,但只要提起大洞温泉澡堂的事,他都放心不下,时常询问家人现在是否有人经常打扫澡堂卫生,当家人告诉他有更多的人经常清理澡堂时,他那消瘦的脸庞露出了欣的笑容,我深深地祝愿他老人家长寿安康,福如东海。
不久前我到大洞温泉泡澡,又欣喜地看到了澡堂四周整洁如初,一些不知名的热心人,继续把澡堂边的杂草清理得干干净净,也没有看到澡堂周围有塑料袋或者其它垃圾,让每一位前来洗澡的群众感到十分温馨舒适。
通过这件事情,我深信: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像保护我们的生命一样重要”的科学论断,已经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只要我们齐心协,携手共建,生态环境就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生活会更加美好![赵明生]
值班总编:申美玲
责任编辑:杨永明(QQ1580544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