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腾冲市始终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将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转换为就业扶贫的“精准滴灌”,在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上业、就稳业、就好业上下足功夫,浇开脱贫攻坚的“幸福之花”。2018年,腾冲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717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4585元(占63.93%),腾冲市加快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让困难群众获取更多、更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努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幸福一家”。
技能扶贫授人“渔” 筑牢就业扶贫“主阵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腾冲市始终把技能培训作为拔穷根的造血“干细胞”,不断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 真正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授之以渔”。
截至目前,全市组织就业培训37797人次(建档立卡户劳动力14154人次)。其中:技能培训12510人次,专项能力职业培训2489人次,创业培训1880人次,网络创业培训3期92人次,引导性培训19542人次,专项服务培训1203人次,经业主培训111人次。同时,人社部门在汇总各乡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意愿及用工单位需求的基础上,还针对贫困群众顾家、务工与培训不能兼顾的问题,通过公开招标向培训机构“下订单”,要求培训既能照顾到群众,又能全程严格监督管理,确保设置科学、时间合理、内容实用,培训结束后全部推荐就业岗位。
通过多轮次的的培训,目前,腾冲市目前已累计转移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4877人次(仅2019年就新增转移4515人),进一步筑牢了就业扶贫的“主阵地”。
资金扶持引活“水” 润活就业扶贫“主力军”
为用足用活扶贫政策和资金,腾冲市持续加大扶贫项目争取、补助资金落实、就业岗位到户、技能培训到人工作力度,大力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确保贫困户乐意来培训,培训后真有收效。
目前,腾冲市已认定就业扶贫车间7个,带动就业1282人,使用建档立卡户118人,符合奖补71人,奖补金额7.1万元;出台并落实《腾冲市建档立卡户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实施方案》,及时兑付补助资金,发放省外交通补助49人2.26万元,市内就业补助69人4.93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兑付4480人229.01万元。使用就业补助资金发放职业培训和鉴定补贴2963人次,金额195.8万元,其中:建档立卡户劳动力350人,金额45.87万元。
创新模式拓宽“渠” 当好就业扶贫“摆渡人”
为不断坚定脱贫攻坚信心,发挥就业扶贫的优势,让群众逐步实现“输血”式学习到“造血式”培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长期稳定就业,腾冲市不断加大创新模式的探索和尝试。
在市、乡(镇)、村(社区)开展三级联动,建实建准劳动力数据库,动态更新脱贫攻坚大数据,掌握劳动力基础信息,针对性地提供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公岗安置等服务。同时,利用“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送岗下村等契机及腾冲市人力资源网、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搭建用工企业与劳动力沟通平台,进行全方位、系统性岗位推荐。此外,还创新性地开展乡村“劳务经纪人”培训,确保参训的334名村(社区)“劳务经纪人”成为精准对接贫困群众需求的“摆渡人”,帮助更多贫困劳动力成功“上岸”。
整合资源汇成“海” 奏响就业扶贫“交响曲”
为全面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就业渠道,腾冲市不断加强与用工企业、求职者对接联系,搭建就业扶贫招聘平台,努力实现供求信息对称;开展专场招聘会,积极做好送岗位、送服务进村、入户等就业扶贫活动,将岗位信息送至贫困家庭。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整合政府部门、培训机构、劳务派遣公司、用人单位等多方资源,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多方面服务;充分发挥本地产业优势,鼓励老带少、强带弱帮带一批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加大对当地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提升吸纳就业能力,促就近就地就业。在各方不懈努力下,雅居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曲石工程项目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976人;北海乡推进“十里樱花”“十里桃花”“十里荷花”项目,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073户4500人参与发展冬桃、客栈(民宿)、中草药种植等产业,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近就地稳定转移就业3065人。
同时,政府部门还积极牵头,充分发挥农村劳务经纪作用,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程度,坚持“量体裁衣”,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至少1人稳定就业。人社、农业农村、交通、住建、工信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开发腾冲本地就业岗位3500个,为不便或不愿外出务工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选择,岗位推荐到户到人。2019年腾冲市政府有序输出建档立卡户劳动力转移就业4515人,其中:市内3419人,市外省内432人,省外664人;就近就地转移就业3195人,年人均收入12000元。[人社]
编辑:杨永明
审核:申美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