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我刚到腾冲,最初在先生的带领下见到了老奶奶,当时奶奶已经87岁高龄,给人的第一感觉:慈眉善目。奶奶端坐在木凳上,身躯显得更加瘦小,手握一根木拐杖,苍白的头发梳理整齐地戴上一顶黑色道帽,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一双眼睛半眯而有神,穿一身青色长布衣,底下白布带扎脚管,一对黑色小布鞋,特别让人难忘的就是那双“小脚”。奶奶见我们到来忙起身相迎,拉着我坐下,往我手中塞些水果和核桃,笑眯眯地盯着我说话,这样的场面打破了第一次见面时的局促,气氛祥和得很。
奶奶是寨子里最受敬重的人。有时奶奶经过寨子路,孩子们就围上去甜滋滋地叫几声“老祖”,奶奶就会停下来从衣兜里翻几块糖散给小人们,孩子们嚼着这份甘甜又开心地玩耍。有时奶奶从园子里找菜回家,乡邻们总会给她捎一段路,送到她的家门口。有时奶奶坐在路旁烤太阳,晚辈们都喜欢凑过去,听奶奶讲那些过去的故事。逢年过节,寨子里有大规模的祭祀活动,都要请奶奶去念念经,主持一下大局。为什么奶奶这么受人敬重?不仅是因为她高寿,不仅是因为她勤劳善良,主要还是因为她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奶奶的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强不息”,她这一辈子不管是逆境还是顺时,都努力地去做事,坚强而自立。
她出生于1923年,马站大奇起的一个农村普通家庭,名叫龙正兰,人如其名,她的一生就如兰花一样内敛素雅,品质高洁。奶奶5岁就裹脚,那时虽然已经是民国,但内地缠足的风俗还没有消失,缠足是古老的封建陋习,愚昧、野蛮的封建文化残害束缚了原本天真烂漫的女孩子,裹小脚是血泪之路,苦不堪言,从此女孩子就走不了长路,做不了重活,只能在家做些女红。在奶奶6岁的时候,其父就劳累积病而亡,贫寒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尚不是很懂事的她开始学做饭、针线、织布,与兄弟姐妹们一起承担起家务,也就是从那时起,幼小的心灵也在岁月的磨砺下渐渐懂得坚韧、懂得自强不息。
40年代初,奶奶嫁到顺江刘家寨,与丈夫育有一儿一女,为了讨生活,举家搬到古永,当时没有家没有土地,只能去租一间破房供全家老小遮风挡雨,再租一块地耕种糊口,上天并没有眷顾这样苦难的家庭,不幸再次降临,其夫随马帮走缅甸时客死他乡,家庭失去了顶梁柱,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奶奶肩上。裹了小脚的奶奶无法下地种田,但为了养活一双儿女,奶奶找到了其他谋生方式,她学着制作麦芽糖、甜白酒等等食品,赶着一匹骡子,翻山越岭走50多里路挑到县城沿路叫卖,又从县城买回石灰等用品到古永贩卖,可以想象一双“小脚”是如何艰难的撑起一个家。
后经人介绍,50年代初奶奶再婚,又生育了三儿一女,但有段时间兵荒马乱、时局动荡,加之家庭贫困,其中两个儿子不幸病死。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悲伤生活的不幸,奶奶和爷爷要想办法供养一大家子人,白天拼命劳作挣工分,去山林里找野菜,但儿女众多,光靠那点田地是吃不饱的,晚上爷爷就烤酒卖,奶奶点灯熬夜做针线活(奶奶虽然没有学过绘画,但常年的经验让她练得了一手好绣活,是远近闻名的绣工),生活异常艰辛。值得称道的是,爷爷、奶奶虽然大字不识,却重视对后代的培养,自己省吃俭用,但所有儿女都受到了初中教育,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直到1982年分田到户,拥有了自己的田地,粮食增产丰收,儿女也相继成家立业,幸福的生活才算到来了。
操劳了一辈子,总算能舒口气了,这时一场重病却压垮了刚松闲下来的奶奶,她卧病在床,儿女找大夫看了也不见好,就请来一名道士,道士算过后对奶奶说:"你前世是天师的弟子,善根深厚,从此出家修行就能驱除病痛。"奶奶听后深信不疑,就此开始修行之路。与儿女另起锅灶,自耕自种,独自吃素,直至1991年爷爷去世,奶奶正式去回龙寺出家,道号“信兰”,当时回龙寺只有几间破房,奶奶当主持后,广结善缘,奔走于缅甸和腾冲,筹来扩建善款,把寺庙整修一新,奶奶成为寨子里德高望重的道人,不管哪家需要香包、道符,奶奶都给送去,分文不取。
老奶奶经历了新旧两个时代,前半辈子都与苦难相伴,遭遇了童年丧父,中年丧夫、丧子的巨大人生不幸,历尽磨难,饱经风霜,但巨大的打击并没有击垮这位瘦小的缠足农村女性,她坚强地养育儿女,经营家庭。后半辈子与青灯古佛相伴,出家修行度己度人。奶奶这一辈子坚强而自立,成为晚辈们心中最敬重的人。
与老奶奶相处的这几年,从未听到过奶奶抱怨过什么,她总是宽容地面对这个世界。作为横跨在两个社会的世纪老人,对自己的苦难弥久难忘,苦尽甘来,更懂香甜。谈起现在的生活,老人说得最多的就是“知足”二字,她经常给晚辈们讲:“你看看现在的社会多好,你们多么享福啊。”老人家在年迈时出家修行,在她看来也是一种回馈社会的方式。奶奶一生虽未读过几天书,但很通情达理,生于封建时代的奶奶没有家长式的专横,主张自由的爱情婚姻观,这一点让我对奶奶有一种钦佩之情。
去年重阳节,奶奶平静地走完了一生,享年93岁。她待人热情诚恳、乐善好施,在乡邻和亲友之间,奶奶德高望重,举办丧事的那几天,寨子里的人都赶来相帮,为她挂纸祭奠。奶奶临终时曾留下遗言:家和万事兴。为后辈留下了她的光芒,她的音容笑貌牵动晚辈们的心,晚辈们定会将她的高洁品质永远铭刻和传承下去。因为工作时间和距离的原因,没能回家见到老奶奶最后一面,深感遗憾。悼念老奶奶,愿老奶奶一路走好。
|